9月3日
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是中國人民的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是所有中國人都應該記住的日子
成千上萬的中國兒女
用鐵骨戰強敵
用血肉之軀筑長城
以前仆后繼續國難
14年山河不屈
14年浴血抗戰
5000多個日夜
中國人贏了
正義與邪惡
光明與黑暗
進步與反動的決戰
王海燕是老兵回家故事館的聯合發起人之一。2015年,一次看望抗戰老兵的公益活動,將她的生活與這些老兵聯系起來。2015年,一次參觀抗日戰爭老兵的公益活動將她的生活與這些老兵聯系起來。在過去的七年里,她發起并組織了一個關愛老兵的志愿者團隊,溫暖了長沙縣22名抗日戰爭老兵的晚年生活。
我們幫助的是老兵,但溫暖的是我們自己。沒有他們當初的保家衛國,沒有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犧牲,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
王海燕向參觀故事館的孩子們解釋。
01 她成立了愛兵班
照顧22名抗戰老兵
其實接觸抗戰老兵純屬偶然。2015年,王海燕和一位朋友去看望抗日戰爭老兵,她發現這個社會有一群如此可敬的人。
當時,王海燕看望了一位90多歲的奶奶??吹嚼先嗽陴B老院的生活條件很差,王海燕無法忍受。像大多數人一樣,我認為保衛國家的老兵現在應該享受他們的晚年。但沒想到有些老兵會有這樣的生活狀況。
這次偶然的拜訪讓王海燕有了關心老兵公益的想法。因此,王海燕加入了公益組織老兵之家,成為關愛抗日戰爭老兵的志愿者。她還牽頭成立了長沙愛兵班,照顧長沙縣22名抗日戰爭老兵。這些老兵大多年紀大了,急需幫助他們。如果他們行動遲到,可能會有老兵帶著遺憾離開我們?!?/p>
雖然這些老人是一群飽經磨難的英雄,但他們心里也像一些純潔的‘孩子’?!?/strong> 王海燕和她的志愿爭老兵是王海燕和她的志愿者團隊的日常工作。有些老兵一個人,不能照顧自己。王海燕和志愿者把他們送到養老院;有些人勉強生活,但條件很困難,所以他們每周照顧一次。這幾年元旦,端午節,中秋節,除夕,我都陪著他們?!?/p>
在與這些抗日戰爭老兵相處的過程中,王海燕親切地稱他們為爺爺,他們也把她當作孫女。 02 為老兵圓夢 和他們一起成為家人 葉柄貴是王海燕經常去看望的抗日戰爭老兵。他家門口的菜地里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菜,如紅薯、蠶豆和絲瓜。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打電話給王海燕,讓她帶菜回去吃。他認為我喜歡吃蠶豆,所以家里種的蠶豆最多。每次爺爺看到我來,他都比看到孩子回家更開心?!?/p>
三年前,葉柄貴的家人打電話告訴王海燕他病危的消息。當她到達葉柄貴的門口時,老人已經去世了,院子里長滿了蠶豆花。王海燕看到這一幕,頓時淚流滿面。 一位90多歲的抗日戰爭老兵劉華夷身體強壯。他經常坐公共汽車去王海燕的辦公室,從早到晚離開。我吃午飯,老人和我一起吃飯;我工作時,他坐在旁邊靜靜地看書。談到這位老人,王海燕感到感動和溫暖,每次來,他都會給我帶點東西,比如自己的冬瓜、南瓜和雞蛋?!?/p>
王海燕還幫助劉化夷實現了許多愿望:帶他去騰沖看戰友,去張家界找他的隊長,幫他出書,給他一個難忘的90歲生日, 王海燕說,她和抗日戰爭老兵的相處其實更像是互相照顧,互相照顧。如今,王海燕對每一位抗戰老兵的具體情況都如家珍,目前長沙縣只有4名抗戰老兵, 王海燕為老兵過生日。 03 幫助老兵幫助自己 王海燕在做老兵公益的同時,也經歷了許多坎坷。 2018年,王海燕的丈夫患有尿毒癥。一開始是透析,后來一定要換腎。許多醫生建議她放棄,但王海燕選擇堅持注射干細胞來延長丈夫的生命。我丈夫的病花了四五百萬,換腎失敗了。當時我幾乎每個月都會收到病危通知書。與此同時,由于疫情,電影院也隔三差五關門,一直在虧損。最后,丈夫離開了她。 王海燕經歷了很多人生的坎坷。每當她感到絕望時,她就會從抗日戰爭老兵的經歷中汲取動力。和他們相比,我的困難不算什么,我覺得活著就好。王海燕笑著說:是抗日戰爭老兵給了我精神上的支持。有時候我會想,不管我有多難,會比他們更難嗎?” 我覺得照顧老兵公益沒什么大不了的。假如有人為你拋頭顱,灑熱血,你難道不應該好好照顧他們嗎?王海燕說, 04 故事館里有最美的愛情故事 今年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前夕,老兵回家故事館開幕,王海燕是聯合發起人之一。這是一個關于小人物故事的抗日戰爭紀念館。所有的文物和照片都講述了老兵們的愛、家庭和友誼。 目前,中國只有3000多名抗日戰爭老兵幸存下來。97歲是這些幸存者的平均年齡。時間是關愛老兵公益的最大敵人。我們想留下他們的故事,給后人留下更多的歷史資料?!?/p>
在整理抗日戰爭陣亡士兵的遺物時,與個人密切相關的遺物,如鋼筆、口紅、等與個人密切相關的遺物。慢慢地,王海燕和其他公益伙伴有了發起老兵回家故事館的想法。 1935年,14歲的張淑英嫁給了時任71軍87師少校參謀的鐘崇信。兩年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鐘崇信前往上海戰場參加松湖戰爭。每半個月,張淑英就會收到鐘崇信從戰場上寫的家書。但那個冬天,她再也沒有收到家書。 直到七年后,張淑英才得知丈夫去世。 2014年,志愿者幫助張淑英在臺北忠烈祠找到鐘崇信的牌位。 我想去臺灣省看看他。得知這個消息后,張淑英興奮地說:如果我在去臺灣的路上,我可以帶著骨灰去見他;即使我在回來的路上,我這輩子也很滿意?!?/p>
93歲的張淑英于2014年11月22日飛往臺灣,直奔忠烈祠。摸著丈夫的牌位,她痛哭:崇信啊,你說你一定會回來的,怎么不回來呢?” 05 想和時間賽跑 留下老兵的故事 在老兵回家的故事館里,幾乎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張淑英和鐘崇信一樣感人的故事。 2017年,志愿者幫助死在云南怒江邊的士兵鄭發平找到了女兒。女兒來到父親墓前,哭著說:大啊,大啊,你怎么忍心把寶寶留下來?是陜西話爸爸的意思)。在老兵回家的故事館里,有很多這樣感人的故事。 故事館里還有這些老兵回家 老兵故事 老兵回家故事館是一座講述小人物故事的戰爭紀念館。所有的故事都是關于愛情、家庭和友誼的。這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張照片,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離井離鄉多年后 他用兩塊銀元認出了女兒 1948年的一天,江蘇籍王呈松上街買鹽。當時他女兒才兩歲,才學會叫爸爸。汪呈松最激動的是抱著女兒,邊親邊喊寶寶。就在他剛到店的時候,汪呈松被假裝是新四軍的國民黨士兵帶走了。 王呈松最關心的是他的女兒。臨走時,汪呈松遇到了同村的一個村莊。他用布小心翼翼地把身上唯一的兩塊銀元包起來,委托村民帶給他的女兒。 2013年,王向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發來,尋找女兒王秀蘭。警察找到王秀蘭后,她說:我父親早就犧牲了性,政府頒發了烈士證書?!?/p>
讓王秀蘭疑惑的是,她的父親叫王成松,但臺灣省的信息是王成松。經過多次信息核對,兩岸志愿者仍無法確認。 王秀蘭于2014年6月前往臺灣認親。王成松讓王秀蘭坐在對面,問了很多問題。當王成松當兵離開時,王秀蘭只有兩歲,她不知道很多事情。當認親陷入兩難境地時,王秀蘭拿出兩塊銀元,說是她父親留給她的,她一輩子都不愿意花。 正是這兩塊銀元促成了父女相識。相識后,王成松不停地說:我要補償你,我要補償你?!?/p>
父女相識后,汪成松意識到他的名字其實是王成松,因為他不識字。連長登記姓名時,按發音寫成汪成松,錯誤是一生。 王成松認出了女兒。 晚年躲進佛門 他為戰友守靈12年 1938年,吳淞還是一名16歲的中學生。當時,日鐵蹄占領武漢三鎮威脅長沙,長沙街頭抗日戰爭氣氛如火如荼。出于義憤,吳松沒來得及和父母商量就報名參軍了。 1943年11月,日軍聚集9萬多人,包圍湖南常德。守軍57師余程8000多名官兵死亡抵抗。到11月底,只剩下500多人,其余都死了。吳淞是幸存者之一。 還活著嗎?11月30日,從死人堆里爬起來的吳淞擦了擦臉上的血,對著滿是尸體的陣地喊道。 沒人回答。硝煙彌漫的陣地,一片寂靜。 吳淞再次拉著嗓子喊道,最后有人回答,分別是唐振南和趙清福。三個人邏戰場,整個第十軍三師九團三營的士兵,只幸存了三人。后來,吳松和幸存的戰友們參加了衡陽戰役、長沙戰役等戰役??谷諔馉巹倮?,他被提名為少校軍官。1949年,他自動離職,告別了10年的職業軍事生涯。 公益項目發起人孫春龍曾幫助抗日戰爭老兵吳松,這是吳松寫給孫春龍的感謝信。 1998年,吳淞出家,2005年轉到湖南常德乾明寺。乾明寺所在的山頭是吳淞戰斗的地方。每天早上早上四點起床,為死去的戰友念經。直到2017年去世,吳淞為戰友們念經守靈12年。他說常德是他的第二故鄉,呆在這里,可以陪著長眠地下的戰友。 和初戀分手后,她苦苦掙扎了多年 得知下落時淚流滿面… 2018年8月,93歲的徐婉禪家中迎來了一位客人孔柏年,他是抗日愛國將軍孔永的孫子。他給徐婉禪帶來了一張照片。徐婉禪看著照片中英俊的初戀男友王振康,忍不住哭了起來,70年前的回憶像潮水一樣涌上心頭…… 1947年10月31日,在浙江省杭州高級醫學職業學校學習的徐婉禪在杭州體育場舉辦的聯校體育比賽中, 徐婉禪和戀人王振康。 1948年冬天,建橋中央航空學校緊急遷往臺灣,王振康不得不軍換防。臨走前一天晚上,王振康迫切希望徐婉禪能嫁給他,一起去臺灣。但單純的徐婉禪并不知道戰爭意味著什么。努力學習四年,再過半年就要畢業了,她想等到拿到畢業證后再去臺灣省。 無奈之下,王振康送了她一張別致的新年賀卡。上面寫著祝你新年快樂,前途光明,給我想念的人。那是1948年12月15日,是他們第一次分手,但萬萬沒想到,也是最后一次。 1949年7月,徐婉禪終于畢業了,但在臺灣結婚卻成了南柯的夢想。在隨后的政治運動中,檔案中愛人是臺灣空軍飛行員的字樣讓她在一次又一次的批評中受苦。 1948年12月15日,王振康送給徐婉禪一張獨特的新年賀卡;2008年12月15日,徐婉禪在這張新年賀卡上寫下了對他的思念。 這時,一位名叫王耀振的醫生同事開始追求她,也許是因為他的名字和王振康只有一個字的區別,徐婉禪決定嫁給他。但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她一直帶著王振康送的賀卡,和他送的旗袍、扇子、派克金筆、肥皂、布料一起保留了70年。2008年12月15日,徐婉禪在初戀送給她的新年賀卡上寫道:彈指一揮,60年過去了。1948年12月15日是什么日子?今天是12月15日,兩岸通航時間,你在哪里?我們都是80多歲的老人,只有黃泉相遇,天涯之路在哪里,心痛難忍?!?/p>
徐婉禪和丈夫王耀振。晚年,丈夫幫她找空軍戀人。 王耀振是個難得的好人。晚年,他知道妻子不能忘記王振康,并請幾個孩子幫忙詢問王振康的下落,以實現妻子多年的愿望。2014年12月,二女兒試圖給臺灣省有關部門寫信。一個多月后,我收到了臺灣的回復。在1955年的一次演習中,王振康不幸去世,享年32歲。 2018年8月,女兒們得知抗日愛國將領孔永的孫子孔柏年先生幫助老兵作為寧??谷諔馉幚媳闹驹刚邔ふ矣H人。于是他找到孔柏年先生,給他講了母親的故事,就有了開頭提到的照片。 2018年9月3日,臺灣省志愿者在臺北碧潭空軍公墓找到了王振康的墓碑,并為徐婉禪獻上了一束玫瑰。 關于半年后拿到畢業證,湘姐發起建老兵回家故事館!每一個故事都讓人淚流滿面……主要內容已經完成! 你可能還喜歡下面這些文章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半年后拿到畢業證(故事館里有最美的愛情故事)》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udehang.cn/712627.html
與這些抗日戰爭老兵相處,王海燕覺得生活似乎被賦予了新的意義。當你真誠地照顧他們時,他們也會回報你的真誠?!?/p>
時間長了,我和老兵成了相互依賴的祖孫倆。
在這群抗日戰爭老兵的心中,他們最害怕的是被遺忘。 他們的眼睛特別干凈純潔,和他們在一起會很開心,仿佛洗去了人生的鉛華,真誠踏實?!?/p>
我從來不認為我在幫助抗戰老兵,但我覺得我一直在幫助抗戰老兵。是他們讓我在浮躁的世界里有了更多的寧靜和柔軟?!?/strong>
我希望用這種尊重每個人的方式來尊重我們國家的斗爭。同時,保留每一位老兵的記憶,收集失蹤者的名字,留下捐贈者和志愿者的故事,也能體現這個時代對歷史的責任?!?/strong>
王振康,杭州建橋中央航空學校第二期學生,因避雨而認識。后來,王振康借此機會來學校找她,我看見他穿著筆直的美國空軍制服,高聳的軍帽檐壓在眉毛上,英雄氣概。